諮商新手
給第一次走進諮商室的你,在這裡可以找到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資源、準備好自己、怎麼和心理師合作等等,讓這段旅程可以很舒服自在的走,又可以收穫滿滿~

心理諮商和聊天有什麼不一樣
12月 20, 2024 |鄭人宜 諮商心理師
心理諮商非常重治療目標,通常會和案主討論,尋找可以工作的方向與目標(通常是案主深感困擾的部分),並且討論策略與方法改變目前的困境,和聊天完全不一樣喔。

諮商之後感覺好像變嚴重了,怎麼會這樣?
12月 20, 2024 |曹筳 諮商心理師
在諮商後感覺情況變糟時,先問問自己:「是情緒更頻繁波動?還是問題變得失控?或是對解決問題的信心降低了?」了解具體感受後,能幫助探索原因並找到應對方式。
諮商過程中,可能會遇到內心的挑戰,感覺受傷或不適。這其實是成長的一部分,並非壞事,而是內在變化的信號。
遇到不適感時,以自己擅長的方式記錄下來,並帶到下一次諮商中與心理師討論,這樣能幫助調整方向,確保進度與狀況相符。勇敢面對這些感受,這是成長的第一步,讓你一步步靠近目標。

台灣真的沒有心理醫生嗎? 那我該找誰幫忙呢?
12月 20, 2024 |張慧嬅 諮商心理師
在台灣是由「精神科醫師」、「臨床心理師」與「諮商心理師」這三類心理健康專業人員來為大家提供幫助。「精神科醫師」擅長精神疾患的診斷與藥物治療;「臨床心理師」以心理衡鑑與精神疾患患者的心理治療為主;「諮商心理師」則是提供一般人在面臨情緒困擾、生活/學業等適應不良時的心理諮商服務。

短期心理諮商和長期的差別是什麼?
1月 3, 2025 |陳郁姍 諮商心理師
短期諮商的特性包括目標明確:短期諮商通常針對特定的問題,可能是近期面臨的狀況,例如職場或人際關係。方法具體:諮商師和當事人著重討論現實裡的情況,可能會討論不同的因應方式、策略,採取行動計畫。長期諮商的特性:探索深入:探索影響當事人至深的經驗,改變困擾。關係修復:當事人和諮商師建立穩定而信任的關係,有助於當事人安心表達自己,諮商關係也會出現當事人慣有的人際模式,諮商師的介入可以使當事人修復過往關係裡的傷害,擁有更自由的關係和選擇。

諮商頻率應該如何安排呢?
1月 18, 2025 |鄭人宜 諮商心理師
諮商頻率應根據案主的需求、目標,以及時間與資源情況靈活安排,並可隨關係的熟悉與進展彈性調整。具體安排應與心理師討論,並保持彈性,確保案主感到安心與被尊重,以舒適的步調進行諮商。

我,該不該帶孩子去心理諮商?關鍵判斷指南!
2月 11, 2025 |張慧嬅 諮商心理師
評估孩子是否需要心理諮商可從四個面向考量:行為變化是否持續超過一個月、情緒或行為是否影響學業與生活、是否經歷重大生活變故以及父母是否感到束手無策。當孩子的困擾無法自行調適,心理諮商可提供專業支持,幫助他們處理壓力與情緒。

何時需要伴侶諮商?
3月 1, 2025 |陳郁姍 諮商心理師
是否需要伴侶諮商取決於你和伴侶是否滿意關係現況,以下項目可以作為自我檢視,雙方是否已有這些情況,且逐漸變得嚴重:觀念有很大的差異且溝通困難、某方想結束關係、關係陷入僵局、對對方有長期的不滿、經常出現衝突、有困難信任對方。
溫馨提醒,不要等到某方「心死」了才尋求幫助,意識到雙方有歧異、衝突沒有建設性的解決時,就是一個合適接受伴侶諮商的時機。
.png)
感覺心情糟透了,可以找誰聊聊?
3月 1, 2025 |黃微媄 諮商心理師
最近的你,是否覺得心情有些低落?或許你嘗試過跟 ChatGPT 傾訴過心情,試著整理自己的想法,想從中找到一些安慰。但有些時候,你可能會覺得似乎還是少了點什麼——也許是期待更有溫度的對話,或許是更深入的被理解。所以,你可能開始上網搜尋「推薦心理諮商」、「推薦心理師」,想知道自己是否該尋求專業心理諮商的協助?
.png)
台北心理諮商推薦:價格透明、交通便利與心理諮商流程介紹
3月 1, 2025 |邵于軒 諮商心理師
你還在煩惱要怎麼選擇心理諮商嗎? 心理諮商的流程有哪些,這些流程有哪些注意事項,讓你在對諮商的服務流程有更進一步的了解。此外,心理諮商該怎麼選擇呢? 選擇價格透明且交通便利的諮商所,可以幫助你在接受心理諮商上更有效率與效果。坐落在台北市中心的輕輕說心理諮商所提供多元專業的諮商服務、合理收費、交通便捷,讓你可以安心的說你的煩惱。

孩子諮商前,爸媽需要的準備指南!
3月 11, 2025 |張慧嬅 諮商心理師
感謝您願意帶孩子進入諮商旅程,這或許讓人期待又不安。您可以先與孩子討論,尊重他的意願,讓他感覺自己是這個決定的一部分。諮商不是魔法,需要時間與承諾,父母的參與與支持至關重要。心理師是橋樑,會幫助您理解孩子的困難,而非單純傳話。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,走向更穩定的未來!
.png)
被帶去諮商前,你需要的準備指南!<兒青篇>
3月 12, 2025 |張慧嬅 諮商心理師
諮商是一場探索旅程,心理師會陪你理解自己的感受,找到更好的方法照顧自己。如果這是你第一次來,可能會有點緊張,但別擔心,這裡是個安全的地方,你可以慢慢適應,放心表達。

成長這條路,讓心理諮商陪孩子穩穩的走一段!給青春期家庭的支持指南
3月 15, 2025 |黃微媄 諮商心理師
青春期的迷惘不是叛逆,而是正在練習長大——那些摔門聲與沉默,都是孩子在說:『請接住我的不知所措』;心理諮商不教孩子『變乖』,而是陪他們在暴風般的成長裡,找到安放自我的方法。
.png)
不會畫畫,也可以做藝術治療嗎?
3月 17, 2025 |莊馥嫣 藝術治療師
釐清社會大眾對於藝術治療的想像與擔憂,介紹藝術治療是一種「不需要繪畫技巧」的治療方式。並說明藝術治療的特性(一)重視過程;(二)產生隱喻;(三)沒有對錯。以此幫助讀者了解,藝術治療為何無須既有的繪畫技巧,只要有意願皆能在藝術治療師的陪同下進行。

孩子情緒失控時,怎麼辦?
3月 29, 2025 |陳郁姍 諮商心理師
理解孩子情緒失控的原因,不代表每件事都要替孩子解決,但是因為孩子的思考、情緒處理都尚未成熟,父母可以適度表達同理與支持,和孩子一起討論他們在乎的事物、分享感受。若父母觀察孩子無法接受安慰,或已經用心陪伴卻還是效果不彰,可考慮為孩子預約心理諮商,使孩子在安全、舒適的諮商空間裡透過設計過的媒材、遊戲展現內在議題,藉由心理師的適時介入,協助父母一起幫助孩子,情緒失控的問題將會逐漸好轉。

大人也可以做藝術治療嗎?
4月 10, 2025 |莊馥嫣 藝術治療師
藝術治療不僅適用於兒童,也能陪伴青少年、成人與年長者。透過創作協助人們抒發壓力、表達情緒、療癒創傷,並深入探索內在世界。成人在生活壓力或經歷重大變故時,可能難以用語言表達自身感受,這時透過黏土、拼貼、繪畫等創作形式,可自然釋放情緒、梳理經驗。即使沒有特定困擾,一般人也能從藝術治療中獲得自我覺察與照顧的能力。只要願意創作,每個人都能開啟與自我靠近的旅程,在藝術治療師的陪伴下,找到一個安心表達、自由感受的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