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治療不是只有你畫:關於回應性創作的溫柔回應

JUL 4, 2025  

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,覺得情緒太過混亂,整個人被痛苦所淹沒,甚至連「自己發生了什麼事」都說不出口,也不可能用創作將這些感受「畫出來」?

其實,在藝術治療中,並非一定要由來訪者進行創作,有時候,當來訪者因為陌生、害怕、過於混亂等等狀態,而難以親自創作時,有另一種創作與陪伴的方式,叫作「回應性創作」。

「回應性創作」指的是由藝術治療師來進行創作,再透過創作過程與作品圖像,來回應個案的狀態與經驗。

回應性創作,有點像是一面鏡子,但不是照出事實或分析問題的鏡子,而是一種溫柔象徵的鏡映,回應來訪者當下的感受。

例如,面對一位長期感到孤獨的來訪者,藝術治療師有可能畫下一隻走在街上的流浪貓,並和來訪者一同坐在畫作前,用想像與創造性的方式,聊聊彼此看見這隻貓時,心裡有什麼感受,或是覺得,這是一隻什麼樣狀態的貓咪?

這樣的過程,有點像是用圖像來說「我看見你了,你像是那隻孤單前行的小貓咪,在街上餓著冷著,希望身邊可以有一些溫暖和陪伴。」在這樣的交流談話中,來訪者不一定需要承認,他有相似的感受,而可以在一個安全的距離中,說出或聽見與自己共鳴的故事。

在藝術治療師與來訪者,透過畫作,一同交流或一起沉默時,創作的療癒性經常會無聲地來臨。雖然圖像不說話,但卻表達了許多,讓人在無法為自己的生命經驗命名時,也能被看見、理解、陪伴、與滋養。

相關文章

開啟我的諮商旅程回專業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