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伴侶諮商裡,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:
「他根本不懂我的受傷。」
接著,另一方往往急著反駁:
「我懂!我真的懂!你不要一直說我不懂!」
然後兩人同時望向我,像希望我能成為那個從天而降的判官,宣布誰是乖寶寶、誰是壞小子。
在諮商室裡會慢慢看到一個殘忍又溫柔的人性真相:
不是不懂。是不敢懂。
因為要懂你的受傷,意味著什麼?
意味著:「我可能就是讓你受傷的人。」這是一種會瞬間戳中自尊、內疚、羞恥感的痛覺。
於是,很多人寧願否認、辯解、轉移,也不願站在一個赤裸的位置承認:「對。我讓你痛了。」
這不是壞,而是人。
我們一步一步來看:你以為他敷衍,其實是他在逃命
大部分吵架現場大概都長這樣:
B:「你就只怪我!什麼都是我的錯囉?」
A:「我不是在說你錯,我是說我很痛!」
B:「但你每次講痛,我都覺得你又在怪我!」
這三句話裡其實藏著兩種孤單的大腦旁白:
A(受傷的一方)想:
你可以看我一下嗎?
我真的很痛。
為什麼你總是看不見我的痛?因為不在乎!你根本就不在乎我的死活!
B(看冷漠的一方)想:
天啊!又來了!(警報大響)
他一大聲喊痛,我就覺得下一句會是「都是你害的」。
我如果承認他痛,是不是要背所有責任?
可是我也沒想傷害他阿,不行,我要先證明我不是壞人。
但我越講,他越生氣……我真的好無力。
你看,這裡面沒有人不在意對方。但大腦被刺激變成卡住的狀態。
一方擔心「承認你受傷,就代表我很糟糕、我不值得被愛。」
而另外一個人則在角落舔著自己的傷口,誤會:「原來你真的不在意我。」
當兩個人都掉進這個循環,就很難真正聽見彼此。
承認對方的受傷,不等於承認所有的錯
很多伴侶以為「承認你的痛」=「我就是全世界最爛的人」。這是關係裡天大的誤會。
我常對伴侶說:
「承認對方受傷,不是背鍋,而是讓傷口有機會被治癒。」
就像傷口要擦藥一樣。
你不承認它存在,傷口就只會潰爛、會化膿。
你願意承認它存在,我們才有機會看見它、照顧它、修補它。
心理創傷也是一種傷口。
如果你願意停下來,你會看到你們相愛
諮商室裡最動人的,是那個平常大聲、武裝、看起來硬派的一方,沉默然後謹慎地說:
「不是我不懂。
是我怕我承認了,你就會覺得我永遠都在傷害你。
每次你說痛,我就覺得很難受。
所以我才會急著辯解……因為我是真的不想傷害你,
但我現在知道,你不是要怪我,你只是要要告訴我你很痛」
原來不是視而不見,是看了更難受,所以才看不見。
關係修復的練習:慢一點、軟一點、靠近一點
我常給伴侶這樣的練習:
一手放在自己身上安撫自己,
一手放在伴侶身上安撫他,緩緩地說:「我不是在怪你,我只是想告訴你我好痛。」
而害怕被責怪的一方,可以試著用不同以往的方式回應,我聽過:「我想知道你怎麼了,因為你對我很重要。」
你會發現,只要輕輕說、安撫自己的難受(一方面也安撫對方),說出自己的需求—兩個人的身體會一起鬆下來。
眼睛會對視,肢體會靠近。因為你們之所以吵,不是因為不愛,而是因為愛—所以怕受傷、怕失去、怕被否定。
最後
如果你正在一段關係裡,不停重複同樣的劇本,請記得—輕輕說~
而關係裡真正勇敢的,不是辯解、不是反擊、不是堅持自己是對的。
最勇敢的,是願意看著彼此的傷口,
然後一起說:「來,我陪你。」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