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段段感情,為什麼總是走不到最後:心理師的觀察與思考

Aug 11, 2025

一段感情的開始,總是讓人滿懷期待:甜甜蜜蜜、全心投入,心想「這一次,應該就是對的人了」。

然而,走著走著,關係卻往往在類似的情節中劃下句點:越看越不順眼、爭吵逐漸增多、彼此疏遠,最後,失去了繼續走下去的力量。

一次又一次這樣的「失落收場」,不禁讓人開始懷疑…是不是我有問題?漸漸對愛情失去信心,覺得幸福離自己越來越遠。

在諮商室裡,我遇見許多經歷相似困境的來訪者,聆聽他們的故事後,發現幾個常見的現象:

1. 關係問題常有徵兆,但往往沒有被及時察覺或處理。

2. 選擇不太適合自己的對象,或尚未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樣的伴侶。

3. 在關係中難以做自己,無法坦率表達真實感受。

4. 逃避衝突,使問題累積無法解決。

5. 陷入「過度依賴對方」的狀態,害怕失去對方,為了「挽留」或「避免失去」而做出許多行動,結果反而讓自己感到焦慮與疲憊。

6. 過去經驗(包括原生家庭、前段關係、童年成長歷程等)影響自己對親密關係的看法,難以以客觀、中立的角度看待伴侶與關係。

因此,許多來談者常會陷入「是不是我有問題」的自我質疑,這樣的想法雖直覺,卻過於簡化,對自己並不公平。習慣將問題簡化成「是不是我有問題」,試圖找到一個明確的原因。卻忽略了感情的複雜性。感情中的困難往往不是單一原因就能造成,而是多種因素交織而成的。


「自我責備」會讓人陷入負面情緒,增添焦慮與無力感,阻礙了對自己真實需求的覺察與成長。

對我來說,談戀愛就像騎腳踏車,沒有人一出生就會。看似失敗的關係,其實是一次次跌倒後,發現問題、思考問題,然後重新出發的過程,最終讓我們成長。理解自己的情感模式、童年經驗、依附風格,以及在關係中的互動習慣和期待,才能更全面地看見問題的根源,並一步步邁向改變。

如果你正經歷感情的挫折,不妨與心理師聊聊:心理諮商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,幫助你認識自己、釐清困難,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方式。

相關文章

開啟我的諮商旅程回專業文章